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在深化,林业金融服务创新成为推动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近日,在四川省崇州市举行的林业生产经营服务设施用地使用权颁证暨抵押融资授信仪式上,崇州市季崧林地股份合作社成为首家获得林业服务设施用地使用权证和所有权证的企业,同时还获得了成都农村商业银行崇州支行提供的100万元融资额度。崇州市位于成都市的西部,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今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成都等六座城市启动了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崇州市抓住了这一机遇,升级打造了林业共营制2.0,推出了一系列林业服务设施用地政策,优化了审批流程,有效解决了供给不足的问题,成为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的典范。此次授信仪式上,成都农商银行通过林业生产经营服务设施抵押贷款模式为季崧林地股份合作社提供了100万元的资金支持。
林业生产经营服务设施抵押贷款模式是指林业经营主体以林业服务设施用地使用权和所有权为抵押,获得银行贷款的方式。为了打造这一模式,成都农商银行积极与崇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及资产评估公司对接,创新地建立了这种贷款模式,并将其推广到了崇州市的试点乡镇,为林业经营者提供了融资支持,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成都农商银行作为一家具有悠久历史和特色的农村地方法人银行,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农村产权融资模式。他们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以及农业生产设施等纳入可抵押农村产权范围,为农村提供了融资服务。目前,该行的农村产权融资贷款规模达到35亿元,在崇州市已经发放了全市首笔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除了林业融资,成都农商银行还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支农信贷产品和授信模式,将金融服务延伸到涉农各个领域。
他们推出了“农保贷”和“振兴贷”等产品,丰富了涉农信贷风险分担模式;为乡村发展中的能人贤才推出了专项信用贷款产品;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壮大的“兴村贷”;还与种业协会、农产担合作,推出了“种粮客户”专项授信支持政策。通过这些创新产品和模式,成都农商银行的涉农贷款余额已经超过2000亿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金融活水。可以看出,成都农商银行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们不断探索创新,为乡村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支持,不仅解决了农村经营者的融资需求,也促进了农村生产要素的活跃。他们的努力得到了认可,被评为“年度最佳乡村振兴金融机构”。总而言之,林业金融服务在我国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都农商银行通过创新的融资模式和产品,为林业企业和农村经营者提供了资金支持,促进了林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作为自媒体文章作者的编辑,我认为我们应该进一步关注和支持林业金融服务的发展,以推动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的目标实现。对于读者来说,你对林业金融服务有何看法?你认为在乡村振兴中,金融服务起到了怎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