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近期的朋友圈里,有没有时常出现这条翡翠珠项链?
▲ 这条翡翠珠项链将出现在此次卡地亚典藏中。卡地亚花了 2744 万美元(约 2 亿 1400 万港币)将其购入
事实上它是卡地亚典藏中的一件藏品,曾是美国名媛 Barbara Hutton 心头大爱,4 月 18 日它出现在“艺境天工——中西方珍宝艺术展”上。卡地亚去年将其重金拍得购回,收入卡地亚典藏中。
“将曾经售出的作品再度购回”卡地亚几乎每年都会这么干。品牌专门设有一个神秘的部门,每年都会在各大拍卖场上花重金回购曾经出售的古董作品,并将这些古董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继先后来到北京、沈阳之后,这些古董来到成都,开始为期 3 个月的展出。得益于这个神秘的部门,我们才可以再度看到这些流失已久的古董宝贝。
▲ 卡地亚典藏中的翡翠珠项链
他们花钱有多大手笔?在最近的一次露面中,他们花了 2744 万美元(约 2 亿 1400 万港币),买了一条翡翠珠项链!这条项链并不普通,它的主人是美国 Woolworth 百货公司创始人 frank Winfield Woolworth 的外孙女、美国名媛 Barbara Hutton,1934 年她委托卡地亚为项链定制了红宝石镶钻链扣。
▲ Barbara Hutton 摄于摩洛哥丹吉尔
▲ Barbara Hutton 佩戴卡地亚为其特别定制的翡翠珠项链,摄于 1933 年
这个神秘的部门被称为卡地亚典藏(Cartier collection),成立于 1983 年。它的真正使命是搜集散落在全世界的卡地亚历史作品,而位于日内瓦的办公室,则是他们安放近 1500 件藏品的地方。Eric Nussbaum 是这项搜集工程的创始人,也是卡地亚典藏的首任总监。
这项这个部门像只训练有素的队伍,他们是专业的珠宝专家、出没于世界各大拍卖会场和古董店,一旦有关于卡地亚的历史藏品,他们一定会尽全力将其购入。除了拍卖会,他们还在报纸上刊登处“卡地亚寻找卡地亚”的广告,以此来搜集被个人收藏的古董珍品。
1973 年,在一场日内瓦拍卖会上,当时的卡地亚总裁、狂热收藏家的 Robert Hocq 买下了一座 1923 年的卡地亚“门廊”神秘钟,成为卡地亚典藏的首件藏品。
“神秘钟”诞生于 1914 年,是当时收藏家的宠儿,直至 1950 年代,卡地亚生产的数十座神秘钟都被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物收藏:西班牙皇后、银行家 John Pierpont Morgan、威斯敏斯特公爵等都是神秘钟的粉丝。这些时钟,如今在拍卖行的市场估计都达到 150-300 万人民币不等,每一件都是拍卖场上的抢手拍品。
▲ 卡地亚首件藏品,拍于 1923 年的大号“门廊”神秘钟
卡地亚被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称为“皇帝的珠宝商,珠宝商的皇帝”,世界各地的皇室贵族都是卡地亚的顾客,其中包括印度的巴提亚拉邦王公、Daisy Fellowes,Elizabeth Taylor、温莎公爵夫人等。
卡地亚的重要客户都有自己偏爱的动物,温莎公爵夫人的猎豹,Barbara Hutton 的老虎和女明星玛丽亚·菲利克斯(María Félix)的鳄鱼。据说,1975 年,María Félix 将家中的宠物:两条小鳄鱼带到卡地亚巴黎精品店,并要求打造两条和它们一样的项链,再三强调要在小鳄鱼长大之前完成制作,从而更生动地复刻小鳄鱼的形态。
▲ 制作于 1975 年的鳄鱼项链
除了私人订单,卡地亚典藏还会搜集品牌创始人 Louis Cartier 的藏品。Louis Cartier 喜欢旅行和收藏,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他收集代表各个地域文化的宝贝,尤其偏爱中国的奇珍异宝,他时常逛逛巴黎古董店“淘宝”,并从那里购入18、19 世纪的中国古董漆器、玉石、木雕等古董,再将它们与西方的配饰、摆设等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式风格器物。比如这只制作于 1926 年的插屏式座钟。钟面采用整块精雕白玉,正面展示的是中国的日常生活场景,背面则是一幅风景画一条蟠龙贯穿时钟的背面。
▲ 制作于 1926 年的插屏式座钟
▲ 制作于 1929 年带有点翠工艺的带支架座钟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怎么找到这些古董的下落,辨识出这些古董就一定是卡地亚的?
这就不得不提到其背后强大的数据支持——卡地亚档案馆,巴黎、伦敦、纽约都有各自独立的档案馆。里面详细地记载着卡地亚从 1847 创立直至 1970 年代的作品。所有的日常业务、交易记录、特别订单、客户档案都被一一记录,每件售出的作品都有手绘图、钢笔草图、宝石颜色、材质、大小和重量登信息。一旦在市面上有流通的卡地亚作品,只要拿着这份资料一一比对就能确定是否是真品。
▲ 卡地亚档案馆中典藏的草图
▲ 1860 年由卡地亚打造的一套珠宝首饰,包括梳子、项链、耳环和胸针
▲ 1927 年打造的佛犬墨水瓶
除此之外,他们还会跟踪这些宝贝的主人的近况,比如是否有转赠转售于他人,是否会被拍卖等等,档案馆和典藏部门的工作人员就像追踪雷达一样时刻关注这些作品。比如,1987 年,温莎公爵夫人逝世一周年,她的珠宝现身拍卖市场。卡地亚购回她于 1949 年定制的猎豹胸针与虎形长柄眼镜。1991 年,在同一场拍卖会上,卡地亚购得 Daisy Fellowes 的水果锦囊项链与 Barbara Hutton 的老虎首饰。那是 Nussbaum “花钱最多的一天”。
▲ Daisy Fellowes 的水果锦囊项链
或许你会问,早知将来重新搜集是难免的,为何不在当时就多制作一件存档保留?事情并非那样简单,珠宝不同于服装,珠宝上的宝石有其独特性和唯一性,这些定制作品大多是孤品,无法复制。
对于这些辛苦搜集来的珍品,卡地亚典藏并不想让他们束之高阁,而是想要展示给全世界,1989 年,卡地亚带着这些典藏珍品在巴黎小皇宫举行首次大型展览。之后先后在世界各地著名博物馆展出,包括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里斯本古尔班基安博物馆、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馆、巴黎大皇宫博物馆、沈阳辽宁博物馆以及刚在成都开幕的四川博物院。
犀真-奢侈品鉴定我们是认真的!